专辑介绍:

麦田音乐红白蓝系列之“白”
后来的再版珍藏版,特别收录了“九月”和“火车开往冬天”这二首歌曲。而《那些花儿》在珍藏版cd中与首版不同,收录的是以木吉他为主的版本。 一个撞击理想的顽固分子,在新时代来临的时候,带着他闪耀着光芒的诗句和涤荡人心的动听旋律与你相约奔向2000年。麦田为他请来国内知名制作人张亚东担纲制作,并与英国老牌录音师BENJI 共同为他录音,窦唯、岳浩昆、李延亮、王阑、刘恩(原麦田守望者乐队吉他手)等共同担任乐手。其中5 首由内地的资深录音师何飙负责混音。专辑中收录了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中国原创歌曲总榜创下佳绩的《白桦林》和《NEWBOY》,而《我去两千年》、《旅途》、《那些花儿》等优秀作品不仅昭示了朴树极具浪漫的忧郁情调,更暴露出新类摇滚的风格信息。
专辑: 我去2000年
歌手: 朴树
发行公司:麦田音乐
格式: WAV+CUE/整轨 +log+高清内页扫图
版本: 珍藏版
专辑风格:Pop
时间: 2003年09月
发行: 麦田音乐

专辑曲目:

  1. New Boy
  2. 妈妈,我…
  3. 在希望的田野上
  4. 那些花儿
  5. 我去2000年
  6. 旅途
  7. 别,千万别
  8. 白桦林
  9. 活着
  10. 召唤
  11. 九月
  12. 火车开往冬天

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死了,你认为你身边的人会怎么样?答案:第一、难过;第二、无动于衷;第三、高兴。你会选择哪一个?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个人选择了三,你是否会感到不可思异。也许你也有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当真的会有人毫不犹豫将这个答案赤裸裸的呈上来时,你会否感到五千年的那层皮被全部扯烂时那种带着撕裂的快慰感。
不过,至少选择第三个答案的人不会太多,有一个人选了,他叫——朴树。
天可怜见,这孩子竟然在99年以一首《白桦林》成为了一个街头巷围、妇孺皆知的歌手。接着他的首张专辑热卖,但我一直坚信,中国群众的大多数不会注意到朴树的专辑里其它的歌曲,他们只会把《白桦林》反复聆听,直到背出歌词为止。我也确实很难想像,如果朴树所有的歌都像《白桦林》那样流行,这世界会变成怎样?是变得更理智还是会变得更混乱,直至混乱得不可收拾。
不管怎么样,这个抑郁青年还是红了,红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像在99年春节联欢晚会加入新歌联唱时的表情一样,那种莫名其妙还包含着无限的委屈与失落,分明是掉进无底深渊的茫然。当四年过去后,他又重新整理他的新发型,真的像那个传说中的NEW BOY一样走来,多了点成熟与世故,当然“酷是个屁”之类的混话还是依然会从他的嘴中嘣出,让人又依稀看到那个仿似很久很久以前的朴树(或濮树),于是我又想起那张发行于四年前的专辑,甚至是唱片商也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于是我合上那张尘封的旧唱片,换上这张再版的《我去200年(珍藏版)》,那种光鲜的白与有些泛黄的白相比,至少眼睛会觉得更舒服一点,那么音乐呢?现在听来,还会觉得不同吗?
《NEW BOY》——这是朴树的一个天大的谎言,如果你以为听这首歌真的能听出朴树的快乐的话,那不如去找一个更能逗你乐的事情,比如去听马三立的相声或去看几本周星驰的电影,那样的话,你至少不会觉得疲惫。真的,听朴树唱这首歌很累,很难想像他在烈日下绽放,虽然他即将用“生如夏花”做他下一张专辑的标题,但我知道他要表达的是“死如秋叶”,如果你不希望听这个城市中已经被惯坏的甜蜜和灿烂的话,建议你跳过此曲,虽然它还是那个叫作张亚东的人编的曲。
《妈妈,我……》。你感到痛了吗?如果你的神经末梢还有一点自然的反应,先去读读歌词吧!“妈妈我恶心/在他们的世界/生活是这么旧/让我总不快乐/我活得不耐烦/可是又不想死/他们是这么硬/让我撞他/撞得头破血流吧……”一个年青的生命在人行道上、在菜市场里呲呲地烧着。听朴树的歌,也正是那种撞的头破血流的情绪,让人想起八十年代那些理想主义者虚无浪漫的激情,想起海子、戈麦、顾城等等理想主义者的羽化,想起那些真如炭火呲呲燃烧的日月星尘……终于是在九十年代,看到了一个愿为丑陋生活萌生死意,却又转念选择头破血破式的自虐来继续享受丑陋生活的青年。再没有理想,只是苟且的活着,也不再为理想高歌,只想在人性的残忍中用折磨彼此的方式得到快慰而耗尽生命。你可以漏过此歌的舞曲节奏、也可也漏过此歌的失真吉它,但绝对不可漏过此歌高潮部分朴树那暴力化的张扬,这不是POSE摆出的酷,这是一种血淋淋的美学,当然你别被歌曲最后的“我是金子/我要闪光的”所吸引,你再想一下之前的四分多钟你都听到了什么,你就知道朴树也是一个爱扯蛋的家伙。
《在希望的田野上》里那段电声的吉它让我想起花儿乐队的《花》,但朴树不是花儿,即使是也是一束讨很多人厌的罂粟花,迷烂、艳丽却让人绝望。一个站在麦田里的孩子,等待风雨过去,阳光出现,很多年。而很多年后,当脸孔真的苍白时,阳光真的来了,孩子早已成为大人,他却为失去风雨而泣,因为他看了多么不真实的阳光。曾经的希望只在昨天的田野。
《那些花儿》不是高晓松的《流浪歌手的情人》,虽然它们的吉它和弦都是那么感性。《那些花儿》里的琴弦显然更为涩,那是苦涩不是青涩,音与音之间靠得很近很近,依依难舍,让人想到不确定的生命和对这不确定生命不自觉的依恋。第一次听到张亚东把电子音效做成了叹息声,那么沉重地、绝望地、机械地和着朴树的副歌部分,展现出了电子的人性回归。又或者是朴树的呓语终于也使电声有了愿为人世的理想。喜欢那段不知所谓的胡言乱语,像是回到了尚未学语的很久很久以前……
《我去2000年》和《NEW BOY》完全不同,虽然他们都有一个可以引领时尚的标题。“你追我赶2000年,这滋味,有多美,我的天呐”歌词与音乐或者说音乐所想承递的东西完全分裂了,我听不出朴树唱的2000年有什么好的,也许他还会在送最后一个朋友进入2000年后快乐的死去。多好的孩子啊!现在重听此歌时已是2003年了,我和朴树都活着,生活没有变得更糟却也没变得更好,那种节日的欢快气氛早已荡然无存,可是歌舞升平每天还在继续着,每一天也有更多的人在砸烂泥锅泥碗后进入小康,张亚东也依然继续在用它的家伙制造各种音乐。还有人记得这首歌吗?在这个充满娱乐的年代。
《旅途》的主歌部分几乎是呓语与旋律的纠缠,很难分清中间的转折与预测之后的变化,倒是副歌部分交待地清清楚楚,也许这正是郭富城也看上这首歌曲并且不做任何改动就直接翻唱的主要原因。当然你真得很难想像,谁能将朴树那些半唱半梦语的歌词重新填词,尽管香港有很多很好的填词人,但要将新词强加在《旅途》这首作品中时也会感到茫然与虚弱。与更早的作品《火车开往冬天》相比,相近主题的《旅途》显然要更为成熟与丰满,旅途不再是车箱与小镇,旅途是城堡、花园、森林、高山、湖泊和沙漠,甚至还有女人的温暖和眼泪。这更像是一条不归路,牵引着朴树也牵引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
《别,千万别》再次将严峻人生作了一次图像式的展式,风花月与酱醋盐对应,于是天真成了一种罪。不过这首歌的音乐却做得并不理想,朴树那老牛喘气般地和声和李延亮做秀般地玩弄吉它因为疏离了音乐所要表达的东西而让人觉得荒谬。
做为朴树这张专辑的第一个制作人,高晓松其实已经制作了这张专辑很多的成品,但由于在制作上掌控力的欠缺,使得他很难驾驭朴树这匹脱缰野马,而最终再由朴树本人找到张亚东做为专辑的制作人,但是在99年发行专辑时还是保留了一首高晓松制作的作品——《白桦林》,阴差阳错的是,真正最后使朴树得到主流乐坛认可的也正是这首作品,一首被涂抹上些许悲剧情结的流行歌曲。尼龙弦的吉它、凄清的手风琴还有那些怀旧的音效,叶蓓的伴音感觉很飘渺,而由由朴树、红枫和老狼组成的伴唱三人组更呈递出些许“伏尔加河”的味道。应该说高晓松在把握这种类型的歌曲时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作品的画面感、怀旧感就像是校园民谣的又一次复活。而朴树创作这样的歌曲倒是一个例外,一直很主观、很在乎自我表达的他居然退到很远,用一个纯粹旁观的视角叙述了这样一个时间、地点、人物甚至情结都交待地非常清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是朴树在创作中少有的旁观者清的作品。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活着》里展现出的是广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话,那么朴树的《活着》则让我们看到生存的悲惨和人世的险恶,那些直白的歌词里更多的是像刺般的物质,让你无限颓废和厌世。不过这首歌在音乐制作上显然太过粗糙,很多具有延伸性的段落都被草草了事,让音乐变得仓促,对应类似主题的作品《妈妈,我……》,更对照出朴树在演唱时的有气无力。
《召唤》真的让我看到了夜空,还是那种有很多星星的夜空,也许是朴树的箱琴发出的弦声吹散了尘埃,而让天空变得纯净,完完全全是一种夜的静美,即使有数码编织而就的风声,即使有隐约的风琴声,即使……只是一切在音乐里都已错过了听觉,回忆触到了死亡,一个安静的朴树、一个真实的朴树在有音乐的夜空里真的很可爱,像是邻家出生不久的新婴。
最后所要说的是这张2003年美卡再版时加收的两首歌曲。《九月》算是一首比较新的歌,录于第一张专辑发行后,可以看出上个世纪那个如刺般尖锐的朴树也正在渐渐地改变者,旋律更迷人了,歌词更性感了,有些粗糙的印迹已被磨平。其它的现在还不能说,只有静静等待他的《生如夏花》了。而另一首加收的作品《火车开往冬天》则是朴树在签约麦田之后录的第一首作品,同样是高晓松的制作,但最后却被朴树弃之于第一张专辑。也许当时开始痴迷于电子乐的朴树已经对自己那种风花雪月式的过去厌倦无比了。但即使在今天听来,《火车开往冬天》依然是一首相当出色的作品,它叙述了一个理想青年的关于流浪的梦想,对于歌者来讲,可能当进入到一圈新的年轮之后,这样的日子已经变得羞于启齿,但其里面透出的单纯与质朴却总能感染无数人,因为从那里可以听到再也回不到的过去,而这种回忆又往往是有益身心的。
这是一个被重提的旧梦,源于一个名叫朴树的青年。
专辑里我最爱的是《妈妈,我……》、《那些花儿》、《我去2000年》、《旅途》和《召唤》五首曲子,这是在王菲租录儿艺录音棚的闲置期里,一个可爱的英国老头BENJI、一个电音狂人张亚东和一个颓废青年朴树共同默契的成果,可以看到朴树在这些音乐里被点燃的火花,那里有很多沸腾的细节,你去听,相信你会听得到。
其实,从音乐角度来讲,这远远不是一张完美的作品,它的混乱完全可以和朴树其人的所思所想毗美,一首《白桦林》先已将专辑的整体隔裂,而其余由张亚东制作的部分又由于与朴树火花期的短暂而使得作品水准的参差不齐,但你不必去遗憾什么?更不必相信某些评论所说的这是一张跨越流行与另类的经典专辑之类的废话,你只用去寻,带上耳朵和灵魂,试一试,是不是真有一首歌能把你的生命呲呲地烧着,如果是,那就是这张专辑的全部。

资源: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积分获取

  • 普通用户特权:0.5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无需积分
  • 长期会员用户特权:无需积分推荐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