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全名詹姆斯·保罗·麦卡特尼爵士(Sir James Paul McCartney CH MBE),1942年6月18日出生于英国英格兰默西赛德郡利物浦,英国男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前披头士、Wings成员。
1957年作为“采矿人”乐队的成员开始了音乐活动。1960年披头士正式成立;期间,保罗·麦卡特尼随乐队发行了12张录音室专辑,他创作的《Yesterday》、《Hey Jude》等歌曲成为乐队代表作。1965年被授予不列颠帝国勋章。1970年宣布退出披头士,并推出首张个人专辑《McCartney》。1971年成立Wings,之后随Wings推出了9张录音室专辑。1977年发行的单曲《Mull of Kintyre》成为第一首英国本土销量超过200万份的单曲。1981年Wings因经济纠纷解散。1986年获得第13届全美音乐奖特殊贡献奖。1987年入驻第18届创作人名人堂。1990年获得第32届格莱美奖终身成就奖。1997年被伊丽莎白二世封为下级勋位爵士。1999年入驻摇滚名人堂。
2001年为了祈祷“911袭击事件”组织举办了“群星为纽约高歌音乐会”。2005年登上第三十九届超级碗中场秀。2010年被授予肯尼迪中心荣誉奖。2011年凭借歌曲《Helter Skelter》获得第53届格莱美奖最佳摇滚歌手奖。2012年担任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压轴嘉宾,同年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2017年被英国皇室授予名誉勋位。2022年出版传记《麦卡特尼遗产:第一辑,1969–1973》。
早年经历
1942年6月18日,保罗·麦卡特尼出生于英格兰默西赛德郡利物浦市的华尔顿医院。
1947年,麦卡特尼开始上斯托克顿伍德路小学,其后转到约瑟威廉斯学校。
1953年,他与另外3位同学在校内90人应试的适龄普考(11-plus exam)中取得及格,从而得以进入利物浦男子高中书院就读。
1955年,麦卡特尼一家搬到市内阿勒顿区大众林路20号的英式小排屋生活。
1956年10月31日,麦卡特尼的母亲玛丽因长期抽烟在一次乳房切除手术后不幸死于血管栓塞,当时的麦卡特尼年仅十四岁。
保罗·麦卡特尼家中有一架立式钢琴,他在父亲的鼓励下学习了钢琴课程。保罗·麦卡特尼还在父亲的鼓励下报名参加过各种唱诗班,比如利物浦座堂唱诗班(未被录取)、圣·巴纳巴斯教堂唱诗班。1956年,父亲给麦卡特尼送了一个小号,作为14岁生日礼物。后来,摇滚乐开始在电台里流行起来,于是麦卡特尼将小号卖掉,买了一把价值15英镑的原声吉他,一边弹奏一边唱歌 [22] 。1957年7月6日,在好友伊万·沃汉的邀请下观看了约翰·列侬及其乐队“采矿人”的演出;演出结束之后,保罗·麦卡特尼用吉他随性演唱了Eddie Cochran的歌曲《Twenty Flight Rock》,给约翰·列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天之后,“采矿人”向麦卡特尼发出了邀请。
演艺经历
1957年7月6日,在高中同学兼好友艾云·禾汉的介绍下,十五岁的保罗·麦卡特尼在胡尔顿郊区圣彼得教堂的一场社区活动中观看了约翰·列侬及其乐队“The Quarrymen”的演出(禾汉也是不定期成员之一),约翰·列侬在表演完结时邀请对方加入自己的乐队,而麦卡特尼在一日后回复说好,从此便形成了列侬与麦卡特尼之间长久的创作伙伴关系。
1960年8月中,The Quarrymen乐队更名The Beatles,在亚伦·威廉斯负责接洽下,麦卡特尼作为披头士成员开始了德国汉堡演出。1962年,保罗·麦卡特尼接替塞特克里夫低音吉他手位置,在利物浦的“The Cavern Club”进行表演。
1962年5月,与Parlophone公司达成协议签订唱片合约。
1965年8月,麦卡特尼发行由自己创作的单曲《昨日》,歌曲被收录在专辑《救命!》中,这也是乐队首次在录音中使用古典音乐元素,也是披头士首支只由一位乐队成员完成的歌曲[2]。《昨日》被吉尼斯认证为流行音乐史上被翻唱次数最多的曲子。同年,录制专辑《橡胶灵魂》。
1966年,发行专辑《左轮手枪》。专辑中富有充满哲理的歌词,实验性的音效以及对于音乐风格的拓宽,从弦乐编曲到迷幻音乐,标志着披头士乐队艺术上的飞跃。其中的单曲《平装书作家》是连续三支麦卡特尼A面单曲的第一支,单曲在专辑发行后发行。麦卡特尼还为歌曲“平装书作家”和“雨”制作了宣传短片,短片于1966年6月在《埃德·沙利文秀》和《Top of the Pops》上播出。同年,麦卡特尼首次脱离乐队完成音乐作品——他为电影配乐,完成了《The Family Way》。专辑没有登上排行榜,但是麦卡特尼凭借它获得了艾弗·诺韦洛奖。
1967年8月,披头士乐队成员爱普斯坦去世,麦卡特尼决心带头迈出新的一步,他建议乐队拍摄电影《奇幻之旅》。影片主要由麦卡特尼导演,这使得乐队首次在艺术创作方面遭到批评。但是,影片的原生专辑却获得成功。它在英国作为迷你专辑(EP)推出,在美国则加入了乐队当时推出的5支单曲作为密纹唱片(LP)推出。作为乐队唯一一张后来又被收录在乐队官方唱片集中的Capitol唱片公司专辑,《奇幻之旅》在推出的3周内就达到了800万美元的销量。1968年8月,发行单曲《Hey Jude》,这首歌曲是保罗·麦卡特尼为约翰·列侬与前妻Cynthia的儿子所创作的,单曲发行后连续9周位于美国公告牌榜首,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了800万张。
1970年4月10日,麦卡特尼和乐队成员经济纠纷严重,因此,麦卡特尼宣布离队。12月31日,乐队正式解散。
1970年,披头士解散后,麦卡特尼发布了第一张个人专辑《McCartney》开始单飞,这张专辑登上美国榜首。1971年,录制第二张专辑《Ram》时,保罗、琳达与鼓手Denny Seiwell合作。这张专辑成为英国冠军专辑,在美国进入前五,《Ram》中的三人合作创作的单曲《Uncle Albert/Admiral Halsey》成为美国冠军单曲。同年,前忧郁布鲁斯乐队吉他手丹尼·莱恩加入了麦卡特尼和Seiwell并组成羽翼乐队(Wings)。
1972年,麦卡特尼作为羽翼乐队成员的首次巡演开始,首场演唱会的观众是700名诺丁汉大学的学生。后来乐队又乘面包车在英国各地大学举办了10场演出。接下来的七周,乐队举行了25场欧洲演唱会。
1973年3月,麦卡特尼的首支美国冠军单曲《My Love》收录在专辑《Red Rose Speedway》中发行,专辑在美国登顶,在英国进入前五。同年,麦卡特尼与琳达跟披头士制作人马丁合作完成了歌曲《Live and Let Die》,这首歌曲也成为了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的同名电影的主题曲。歌曲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歌曲在美国榜上成为亚军,在英国为第9名。12月,发行专辑《Band on the Run》。这张专辑成为了乐队首张白金专辑,专辑不仅在英美两地登顶,而且也成为了首张三次登上Billboead杂志的专辑。这也是70年代销量最高的专辑之一,在英国销量榜上停留124周。在1975年格莱美奖颁奖典礼上,专辑获得最佳现代/流行与最佳制作奖。
1975,发行专辑《Venus and Mars》,同年,开始了为期14周的羽翼遍布世界巡演,包括在英国、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的演唱会,并在美国发行了现场专辑《Wings over America》,专辑包含三张CD,登顶。
1976年,发行专辑《Wings at the Speed of Sound》。这张专辑与1975年发行专辑《Venus and Mars》都成为了冠军专辑。
1977年11月,发行单曲《Mull of Kintyre》。这张单曲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畅销的单曲之一,也是麦卡特尼单飞生涯中销量最高的单曲,销量是之前的纪录保持者《She Loves You》的两倍,销量为250万,直到1984年才被慈善单曲《他们知道这是圣诞节吗》(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打破记录。
1979年,麦卡特尼与Pete Townshend等歌手组建了超级乐队“the Rockestra”,合作创作了歌曲《Rockestra Theme》,曲作者标为羽翼乐队,专辑取得了白金销量。
1980年,麦卡特尼发行了第二张个人专辑《McCartneyII》,在英国成为冠军专辑,在美国位列第3。
1981年4月,羽翼乐队因经济纠纷解散。
1982年,麦卡特尼和史提夫·汪达合作创作冠军单曲《乌木与象牙》,歌曲被收录在麦卡特尼的专辑《拔河》中。同年,他也和迈克尔·杰克逊合作创作歌曲《女孩是我的》,被收录在杰克逊的专辑《Thriller》中。次年,他和杰克逊合作了歌曲《Say Say Say》,这也是麦卡特尼截至2012年最后一支美国冠军单曲。麦卡特尼截至2012年最后一支英国冠军单曲也是该年诞生的,即1983年专辑《和平的风笛》中的同名主打歌。
1984年,麦卡特尼参演了电影《代我问候布劳德街》。1985年,麦卡特尼创作并演唱了电影《Spies Like Us》的同名原声带歌曲。1986年,麦卡特尼和埃里克·斯图尔特合作录制了专辑《Press to Play》。1988年,麦卡特尼发行专辑《Снова в СССР》,专辑只在苏联发行,其中包括18首翻唱歌曲;录制2天后成型。1989年,麦卡特尼和默西赛德郡的音乐老友加里·马斯登以及霍利·约翰逊演唱《Ferry Cross the Mersey》,目的是为希尔斯堡惨剧筹集善款。同年,麦卡特尼发行《泥土中的花朵》,该专辑是和艾维斯·卡斯提洛合作的,吉尔摩和尼基·霍普金斯在专辑创作过程中也有参与。此后,麦卡特尼来和琳达一起组建了乐队。1989年9月,乐队开始了保罗·麦卡特尼世界巡演,这是他超过10年来首次巡演。次年,他发行了三碟专辑《Tripping the Live Fantastic》,该专辑中就包含了巡演中的部分内容。
1991年,麦卡特尼进军管弦乐,他和作曲家卡尔·戴维斯合作,出品了利物浦唱剧。演出邀请了奇里·特·卡娜娃、莎莉·博格斯、杰里·哈德利、威拉德·怀特和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在利物浦大教堂演出。在伦敦首演后,麦卡特尼在世界各地开展演出,专辑《利物浦唱剧》则在英国音乐周刊古典音乐榜上登上榜首。
1991年,麦卡特尼在MTV不插电节目上进行了原音乐表演并发行了专辑《不插电(Bootleg)》。1993年,与致命玩笑乐队的Youth合作组成”消防员”乐队,并发布了电子乐专辑《草莓海洋远航森林》。同年,麦卡特尼还发行专辑《Off the Ground》,并展开了《新的世界》巡演且发行了现场专辑《Paul Is Live》。
1994年,麦卡特尼开始了与哈里森、斯塔尔、马丁开始了为期四年的苹果唱片《Beatles Anthology》计划。
1997年,麦卡特尼发行摇滚专辑《Flaming Pie》。同年,他发行了古典专辑《立石》,专辑在英美两地古典音乐排行榜上均为冠军。1998年,他发行了专辑《灯心草》,这是消防员乐队的第二张专辑。1999年,麦卡特尼发行专辑《Run Devil Run》。专辑一周就完成了录制,大卫·吉尔摩和Ian Paice参与了录制,专辑中的歌曲多为翻唱,3首歌曲为麦卡特尼原创。
1999年,麦卡特尼继续尝试交响音乐,发行专辑《Working Classical》。2000年,他和Youth与超级毛绒动物乐队合作录制专辑《利物浦声响拼贴》,在专辑中,他们使用了麦卡特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极为热衷的拼贴技术与具体音乐技术。同年,在纪念琳达的专辑《献给琳达的花环》中,麦卡特尼创作了《Nova》一曲献给亡妻。
2001年,麦卡特尼为了祈祷九一一袭击事件举办了纽约市慈善演唱会。同年11月,麦卡特尼发行了录音室专辑《Driving Rain》,其中歌曲《自由》就是为9·11所创作。次年,麦卡特尼与Rusty Anderson与Brian Ray组建乐队巡演,乐队键盘手是保罗·维金斯,鼓手是Abe Laboriel, Jr.。他们于2002年4月开始了Driving World Tour世界巡演,在美国、墨西哥和日本演出。巡演后他发行了双面专辑《重返美国》,而于2003年在全球发行的内容大同小异的专辑名为《重返世界》。巡演收入1.26亿美元,平均每场演唱会收入200万美元,公告牌将其列为年度四大巡演之一。
2002年11月,麦卡特尼参加了在乔治的逝世周年纪念日时举办的乔治纪念演唱会。同年,他还参加了第三十六届超级碗赛前演出,演唱歌曲《自由》。
2005年,他在第三十九届超级碗中场演出中担任主角。7月,他在现场八方慈善演唱会中表演,和U2以一曲《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开场,并以《Drive My Car》(与乔治·迈克尔合唱)、《Helter Skelter》和《蜿蜒长路》结束表演。9月,他发行了摇滚专辑《后院中的创作与混乱(Chaos and Creation in the Backyard)》,专辑中的大部分乐器都是他本人来演奏的。2006年,麦卡特尼发行古典专辑《看清我心》。摇滚音乐专辑《记忆将满》于2007年发行。2008年,他发行了《电子争吵》,这是消防员乐队的第三张专辑。同样是在2008年,他在利物浦进行表演以庆祝利物浦成为当年的欧洲文化之都。2009年,在停演4年后,麦卡特尼再次举办现场演唱会。在纽约皇后区,为取代谢亚球场而建的花旗球场建成后,麦卡特尼在当地举办了3场演唱会。这三场演唱会后来被录制成专辑《晚上好,纽约城》。同年,在披头士当年首次在美国电视节目埃德·沙利文秀亮相的45年之后,麦卡特尼重回当年的纽约剧院参加大卫·莱特曼深夜秀。
2011年7月,麦卡特尼在洋基体育场举行了两场满座演唱会。9月,受纽约市芭蕾舞团之邀,麦卡特尼首次和皮特·马丁斯合作编排舞剧海洋王国。2012年2月,他发行了专辑《爱的签名》,专辑中绝大部分歌曲为翻唱。同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他MusiCares年度人物称号,在这2天后他在第54届格莱美奖上进行表演。
2012年5月,在墨西哥城举办两场演出,吸引观众超过10万人,吸金600万美元。6月,麦卡特尼为伊丽莎白二世的举办于白金汉宫外的登基60周年演唱会压轴出场,表演的歌曲包括《顺其自然》和《你死我活》(Live and Let Die)。7月27日,在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典礼上,麦卡特尼压轴登场并以《The End》和《Hey Jude》结束了开幕式。12月12日,麦卡特尼和涅槃乐队的成员Krist Novoselic、Dave Grohl和Pat Smear合作,在12-12-12桑迪飓风赈灾演唱会上演出,演出全球播出,观众超过200万人。2013年8月28日,麦卡特尼发布了专辑《New》的主打同名歌,而专辑则在2013年10月发行。专辑发行后,麦卡特尼为宣传新专辑在BBC2台及纽约时代广场演出。
2014年1月27日,披头士乐队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6]麦卡特尼作为披头士乐队的成员之一出席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举办的第56届格莱美音乐奖颁奖礼,联手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演绎了《Queenie Eye》,并凭借《Cut Me Some Slack》和《Live Kisses》获得最佳摇滚单曲以及最佳短篇音乐录影带两项大奖。
2015年1月,与说唱歌手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一起加盟蕾哈娜新歌《Four Five Seconds》,这首新歌在发行数周后便登上了美国Hot 100单曲榜第4名。
2016年,加盟《加勒比海盗5》 。
2018年9月7日,发行第18张个人录音室专辑《Egypt Station》,该专辑以15.3万张的首周销量取得公告牌专辑榜冠军,成为保罗·麦卡特尼36年以来首张美国冠军大碟;9月1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开启了“Freshen Up”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9年7月12日,发行演唱会现场专辑《Amoeba Gig》;9月,出版自己亲自创作的儿童读物《嘿!爷爷》,讲述了一个具有魔法的爷爷与四个孙子孙女的奇遇故事,配图由凯瑟琳·杜斯特完成。
2020年12月18日,发行第18张个人录音室专辑《McCartney III》,录制工作是在疫情封闭期内完成的。2021年4月16日,《McCartney III》的Remix版专辑《McCartney III Imagined》上线;11月,出版歌词集《歌词》(The Lyrics: 1956 to the Present),收录其创作的154首歌词。2022年12月,出版个人传记《麦卡特尼遗产:第一辑,1969–1973》。
个人生活
1969年3月,麦卡特尼与琳达·伊士曼结婚,同年8月,二人有了第一个孩子,玛丽,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保罗的去世了的母亲。
1971年9月,麦卡特尼的女儿史黛拉出生,取名史黛拉是为了纪念琳达的两位祖母,都叫史黛拉。
1977年9月,麦卡特尼夫妇有了第三个孩子,取名为詹姆斯·麦卡特尼。
1998年,麦卡特尼的妻子琳达患乳腺癌病逝。
2002年7月,麦卡特尼与第二任妻子海瑟·米尔斯成婚,这段婚姻持续了六年。
2003年,麦卡特尼的女儿Beatrice Milly出生。
2011年,麦卡特尼与第三任妻子南希·谢维尔成婚。
社会活动
1989年,麦卡特尼为希尔斯堡惨剧筹集善款。演唱歌曲《Ferry Cross the Mersey》。
2003年5月24日,保罗·麦卡特尼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建城300周年之际来到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现场演唱会;演唱会开始前,麦卡特尼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面,轻松交谈。
2004年,麦卡特尼为《美国缅甸运动》的专辑提供了一首歌曲,以支持缅甸诺贝尔奖获得者昂山素季。
2006年,麦卡特尼夫妇到爱德华王子岛旅行以提高公众对猎杀海豹行为的关注度。
2008年,麦卡特尼为援助不止活动唱片提供歌曲,以帮助东南亚地区在2004年台风过后得以恢复与发展。
2009年,麦卡特尼和斯塔尔在无线电城音乐厅举行了慈善演唱会为致力于将超觉静坐带入校园的大卫·林奇基金会筹款。
2012年,与罗比·威廉姆斯、Melanie C等人共同录制了慈善单曲《He Ain’t Heavy, He’s My Brother》,所获的收益捐给在1989年希尔斯堡惨案中受害的96位球迷的家人 。
2013年11月,保罗·麦卡特尼致信俄罗斯总统普京,请求俄方释放被扣押的28名绿色和平组织成员。该组织成员于9月在俄罗斯一海上钻井平台上,抗议俄方在北极开采石油。但随后遭到俄罗斯边防人员的逮捕,其搭载的船只也遭到扣押。
2018年3月24日,保罗·麦卡特尼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为我们的生命游行”控枪游行,并发布演讲,呼吁加强枪支管控,遏制枪支暴力,提升校园安全。
人物评价
保罗·麦卡特尼是20世纪的音乐标志,开辟了英国摇滚的黄金时代。他身上延续着英国摇滚音乐的历史,又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无论是“披头士”或“后披头士”时代,他从未放下摇滚,从未与音乐走远 (《周末画报》评)。
保罗·麦卡特尼是个在歌唱、吉他、低音吉他、钢琴以及打鼓方方面都很有成就、才能的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保罗·麦卡特尼是传统和声美学的忠实追随者,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重要的就是优美的旋律,无论是洒脱甜美的《Let It Be》,还是轻松诙谐的小品《When I 64》。流畅的旋律始终是他音乐的灵魂。极富传唱性的旋律也使他的演唱会中经常出现万人大合唱的动人场面(搜狐、新浪评)。
作为披头士的创作核心,保罗·麦卡特尼创作旋律的能力和约翰·列侬的思想造就了乐队的经典。如果说,列侬以其深刻的歌词、鲜明的时尚态度、离奇的死因而被看作披头士的灵魂,那么麦卡特尼就是用动听的旋律、沉郁的嗓音打造了披头士的骨血(新浪、《环球人物》评)。
醇正清澈的嗓音自是保罗·麦卡特尼区别于其他歌者的专利,而进入老年的他嗓音依旧成熟迷人。保罗·麦卡特尼创作不断,从摇滚披头士跨界到古典音乐,作品也越来越有规模(《新京报》《新快报》评)。
人物争议
“保罗已死”阴谋论
1969年,“保罗已死”的阴谋论开始传出;阴谋论者认为,麦卡特尼已于1966年死亡,出现在公共视线的“麦卡特尼”实际上是模仿秀竞赛获胜者威廉·坎贝尔。他们还从披头士唱片的歌词和艺术品中被发现了保罗·麦卡特尼“死亡”的“线索”。同年11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篇麦卡特尼的采访,令谣言消失。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民众相信阴谋论。2013年4月2日,公共政策民调基金会所做的调查显示,仍有5%的美国民众投票认为,保罗·麦卡特尼已死于1966年。2015年,“保罗已死”阴谋论被《时代周刊》选为“十大阴谋论”。
版权之争
1985年,迈克尔·杰克逊以47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ATV公司的4000首歌曲版权,其中包括大约200多首披头士乐队的歌曲,还有滚石乐队、猫王等人的歌曲版权。当时保罗认为价格过高,超出了他的预期,但他从那之后每次在演唱自己的歌曲时都需要付费给杰克逊,而且这些歌曲的版权越来越值钱。对此,保罗感到十分不舒服,他和杰克逊也越行越远。
1995年,被爆出财务危机的杰克逊和索尼共同成立索尼/ATV音乐版权代理公司。2008年10月,保罗·麦卡特尼开始给索尼/ATV发送终止通知,想收回他的作品版权。2009年,杰克逊的去世使得其所有的公司股份被迈克尔·杰克逊遗产管理委员会所控制。2016年,索尼正式同意以7.5亿美元的价格从杰克逊遗产管理委员会手中买下迈克尔所持有的索尼/ATV音乐版权代理公司50%的股份,因此,索尼成为了披头士乐队这部分歌曲版权的唯一所有者。
美国版权法规定,在符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1978年和其后转让版权的版权,授予的转移终止可在授予之日起35年后的5年内任何时候实行,权利回转至作者。1978年1月1日前转让版权的,作者及其配偶、子女可以在获得版权56年后或者从1978年1月1日开始的5年内终止转让。
2015年12月15日,保罗·麦卡特尼向美国版权局提交了歌曲终止出版的申请。2017年1月19日,对索尼/ATV提起诉讼,以确保他的歌曲在该公司手上的版权不会被延长。2018年6月,保罗·麦卡特尼与索尼/ATV达成保密协议。
毒品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保罗·麦卡特尼初次接触毒品,当时他经常使用苯甲吗林以应对长时间的舞台表演 。1964年,在鲍勃·迪伦的推荐下首次吸食大麻。1966年,麦卡特尼与披头士的其他成员开始吸食致幻剂LSD。在灌录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时,保罗·麦卡特尼还服用过可卡因和海洛因。
1980年,在日本东京机场因藏有大麻被拘留十日。2004年,保罗·麦卡特尼承认,他披头士时期的许多作品都是从毒品中找到的灵感。2015年,保罗·麦卡特尼戒掉了大麻。
试听曲目:
资源:
此处内容需要积分获取